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到2030年,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多元化供给持续扩大,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规模以上机构超过2000家,行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建设一批融入产业、服务创新、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家表示,知识产权服务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应该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实践为导向培养人才,构建服务新体系。
2000家、5000亿元、150万人
《意见》提出,到2030年,知识产权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业态丰富、布局合理、行为规范、服务优质、全链条贯通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成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行业贡献方面,《意见》明确,到2030年,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多元化供给持续扩大,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规模以上机构超过2000家,行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执业专利代理师超过5万人,诉讼型人才超过8000人,建设一批融入产业、服务创新、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不够,缺乏专业层次人才和专业化机构的话,就会导致知识产权维权、相关执法工作难以开展,难以保障创新环境,会导致短期内大家的原创热情、创新积极性的减弱,长期来看,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和创新型氛围的形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此,知识产权服务业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构建创新型国家、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加快与产业融合谋多赢
如何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意见》指出,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聚焦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面向产业链、创新链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优质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涉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王鹏认为,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高端服务业、专业化服务业,本身能吸引很多的就业,其次,知识产权服务业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和工业、农业、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等都有所交叉,确实可以给各行各业,尤其对带有研发性质、创新性质的行业、部门有促进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肯定存在侵权行为涉及的具体行业和业务,因此知识产权服务业一定是需要和行业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护行业的创新性。”王鹏表示,此外,事业单位由于具有公益属性,在知识产权维权问题时,如果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相结合,将更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一方面能给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能给机构研发人员带来更好的收入。
培育精细化、特色化小型机构
未来要如何构建知识产权服务新体系?《意见》提到,要提升高质量服务供给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培育行动,培育小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优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树立质优为先的竞争导向;深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职能作用。
此外,还要拓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以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实现为导向,构建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增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拓宽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王鹏认为,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元并举,首先需要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更好地推动行业的这种规范化进程,有序竞争。从人才角度来看,除了学校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是一个高度实践性的岗位,高校、科研机构培养人才需要以实践为导向。
“目前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在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业人员水平存在参差不齐,不同企业之间的服务能力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带领下,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的评估评价,有助于行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让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员、机构从事专业化服务。”王鹏说。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