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早日重回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前列。”这是中信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方合英去年在业绩发布会上表态。
这句话直接道出了中信银行的心酸。
的确,近年来中信银行的下滑是明显的。4月3日,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胡润品牌榜》显示,中信银行排名下降5名至第91名,品牌价值缩水17%。
(资料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2007年便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A+H股同步上市。
原本前景无限的中信银行,为何频频吃罚单,投诉量居高不下,是被什么绊住了前进的脚步?
一、连续四年领2000万元级罚单,内控问题如利剑悬颈
中信银行频吃罚单,内控问题值得关注。
今年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公示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罚单显示,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因“七宗罪”领百万元罚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中信银行青岛分行涉及七项违法行为: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违反流通人民币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对金融产品作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未按规定报送投诉数据。对此,央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对中信银行青岛分行警告并罚款103.3万元。
同时,时任中信银行青岛分行银行部总经理兼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杨卫山,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1.75万元。
事实上,短短2个月中信银行已不止一次吃百万级罚单。
2022年12月,央行南京分行公示一则罚单显示,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等案由,被予以警告并处罚款129.5万元。
但,这只是中信银行“吃到”罚单的冰山一角。
此前的2019年7月,中信银行因在信息报送、贷款、理财等业务领域的13项违法违规被罚没超219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银保监会系统开出的第二张上千万的罚单,也是刷新了当年以来银保监系统最高罚款金额记录。
贝多财经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中信银行已连续四年收到2000万元级的罚单。
2022年前四个月,中信银行以423万元的罚款总额排在近百家银行机构前列。同时,在股份行中,最大的一张罚单也由中信银行获得。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因通过借名贷款为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调查审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业务管理不审慎,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及信用证业务,违规办理自营非标业务,贷款管理不审慎,违规掩盖及处置不良资产,保险代理业务管理不规范”,被罚款340万元。
二、投诉量居高不下,信用卡业务遭受重击
除内控问题外,中信银行也频频被银保监会消保局通报。
2022年第四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290件。其中,中信银行2704件,占比10.3%,位列第四位,仅次于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情况(单位:件)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1561.8件/千营业网点。其中,中信银行1811.1件/千营业网点,同样位列第四位。
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情况(单位:件/千营业网点)
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1773件。其中,中信银行2064件,占比76.3%。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是投诉“高发地带”,在市场上早已不是秘密。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信银行涉及投诉量高达15000多条,其中针对信用卡业务的投诉更是首当其冲,主要围绕泄露个人隐私、暴力催收、手续费不透明、不愿协商分期等问题,这导致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屡屡陷入用户投诉和法律纠纷,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信用卡交易量及在零售业务中的占比增速逐渐放缓,资产质量受到一定冲击。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毋庸置疑的是,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的整体转型,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了银行做大非息收入必不可少的“利器”。但中信银行此时放缓信用卡业务规模增速,无疑在竞争中少了一定优势。
三、不良贷款历史遗留问题出清,实现逆势增长?
还有一组可怕的数据,2018年中信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增速一举超过“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及新晋零售玩家平安银行,这就导致了中信银行不良贷款额与不良贷款率“双升”,不良率增幅位居前列。
方合英曾在中信银行2021年年中业绩会上表示,“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前几年比较高发,我们也分析过原因,比如经营方向、业绩文化有些偏差,过度追求短期效益,授信结构不均衡,周期敏感比较高的公司贷款比较多,风险体系比较薄弱,在授权、统一授信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问责处罚不到位,对经济周期敬畏不够等。”
另外,中信银行在不良贷款上涨的同时,拨备反而是下降的,同时贷款总额增速更高,导致不良贷款的迁徙率同样是攀升的,资产质量令市场担忧。
可以说,近年来中信银行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解决不良贷款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无法专注于高质量发展,从而落伍了。
付出就有回报。方合英明确表示,“历史遗留的风险问题基本出清。这几年我们大额问题资产得到有效处置,初步统计三年来处置不良资产、问题资产2600多亿元,信贷拨备增加1800多亿元,(贷款)核销1800多亿元。”
也正是因为解决了历史问题,中信银行“轻装上阵”,上交了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
根据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营收同比增长3.34%至2113.92亿元,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15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7.21%。
再看盈利能力,中信银行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1.61%至621.03亿元,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6%至556.4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不仅归母净利润增速创近8年新高,而且也是股份行中少有能保持两位数增速的银行。
反映在二级市场,中信银行股价逆势上扬,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估值一片清冷的2022年,中信银行A股、H股复权涨幅分别为15.09%、12.94%,均位列股份行第一。
资料来源:Wind。
最主要的是,中信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拨备覆盖率上升,资产质量保持向好态势。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85475.43亿元,同比增长6.27%;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527.72亿元,同比增长6.11%;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993.48亿元,同比增长7.66%。
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652.13亿元,同比减少22.46亿元、下降3.33%;不良贷款率1.27%,比2021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19%,同比上升21.1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5%,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