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探访广西弄岗保护区上“新”又登“高”背后的“故事”
作者 黄华江 杨陈
【资料图】
“我们新发现的植物新种是卵药蜘蛛抱蛋,新发现的广西最高树同时也是中国岩溶地区最高树达72.4米。”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晟源日前说。
连日来,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陆续发现植物新物种以及广西最高树,上“新”又登“高”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崇左市龙州、宁明两县交界处,地处热带北缘,是中国唯一一处以保护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三大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
图为卵药蜘蛛抱蛋花。 黄俞淞 摄近年来,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区位及资源优势,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经过多年的科研监测,将保护区内的植物物种数量由1979年建立之初的1454种,更新到了1832种;动物物种由137种更新到了429种,鸟类更新至266种,灵长类从4种更新到7种。
此次新发现的植物新种卵药蜘蛛抱蛋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2009年,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演科研团队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植物调查时,采集到一种蜘蛛抱蛋属植物,但因花被形态相似于越南的卵叶蜘蛛抱蛋而长期被搁置,后经鲜花解剖比对,发现内部结构不同,尤其柱头裂片先端明显下弯,花药为卵形。最终确定,该植物为尚未被描述的新物种,命名为卵药蜘蛛抱蛋,并于近期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植物学期刊《新西兰植物分类学报》。
“目前的监测数据表明,卵药蜘蛛抱蛋仅分布于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石塔,生境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对该物种及其原生地的监测保护,持续坚持开展保护区范围内的植物常规监测与调查工作,期待能够发现更多植物新纪录。”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社区宣教科科长农正权说。
科考队员爬树测量望天树。 徐健 摄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个“宝藏盲盒”,常探常新。今年3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组织开展广西最高树科学考察,在该保护区的岩溶峰丛洼地中发现了一株高度72.4米的望天树。
“1970年代开始,老一辈技术人员就测量过多株高度50米以上的巨树。2022年初,我们开始在全广西范围内寻找最高树。在与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得知,保护区内有一株非常高大的望天树,目测树高度超过60米。为了获得准确数据,我们认为有必要开展精确的测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彭定人说。
3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组织开展实地考察,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激光雷达技术,连续三天对这棵望天树所在区域进行多角度、多高度扫描,获取了从森林冠层表面到林下地形之间的三维结构信息,最终的测量结果是72.4米。
图为望天树。 刘晟源 摄调查结果显示,上述望天树胸径为132.4厘米,冠幅为31米×25米,树干材积23.3立方米。参考已有望天树生长规律研究结果,科考队估测这株望天树的年龄约150年,处于壮年期。该树既是广西新发现的最高树,也是迄今中国岩溶地区发现的最高树。
据广西林业专家介绍,这样的巨树得以保存至今,得益于望天树自带的身高基因,且它生长在峰丛洼地当中,得到封闭地形的保护,免受强风、雷电的侵袭。此外,近60多年来广西持续开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了人为破坏,也是其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广西发现中国岩溶地区最高树和近乎原始状态的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案例。”刘演说。
“从2010年以来,弄岗保护区的动植物新种以每年1-2种的速度发现发布,科研监测水平走在了广西自然保护地的前列。”刘晟源认为,摸清保护区的“家底”,完善保护区的资源本底数据,可以为保护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科研监测的数据也可以为保护区周边社区、旅游景区、村屯开展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开展生态旅游、观鸟等产业提供重要保障。(完)